财政收入超18万亿(财政收入超18万亿元)
原创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财政收入超18万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财政收入超18万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8万亿是什么规模?
1.8万亿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规模。
1.8万亿是指1,800,000,000,000的数值,这个数值非常大,远远超过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数值。
从这个角度来看,1.8万亿的规模非常巨大。
此外,1.8万亿也可以是某个领域或行业的规模,比如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其规模已经达到了1.8万亿,这个数字也是非常庞大的,说明互联网行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这个问题,1.8万亿通常是指1.8万亿人民币,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相当于1,800,000,000,000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一个公司的市值,也可以代表一项大型投资或财政预算的规模。
为什么有人会说养老金缺口达18万亿之巨?
这个主要是为推迟退休而做宣传的。
18万亿是多少吨?
十八万亿是多少吨,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认为就是数字和重量。如果必须回答这个问题,就把十八万亿确定一个数量词,千克。斤,两,克,以千克为单位来计算就是十八千亿吨。以斤为单位就可以换算出九千亿吨,十八亿到底能够是多少吨,主要取决于计算单位。
18万亿是750000000000吨,一吨=1000公斤,1公斤=2斤18万亿斤=18000000000000斤=750000000000000公斤=750000000000吨,如果把计算单位的换算关系搞清楚了,这样的数学题算起来还是很简单的,首先搞清楚一吨等于1000公斤也等于2000市斤,那么,15万亿斤除以2000斤,就是15000000000000斤除以2000斤等于7500000000吨,也就是本题18万亿斤是75亿吨。
M2已经218.68万亿元,一年新增超20万亿,钱去哪里了?
关于你这个问题咱们得拆开来分析。
第一个问题:央行为什么每年都要增发那么多的货币?是社会上的钱不够用了吗?
很多人都有个疑问,我们的人民币在买卖交易中并没有无故减少,绝大多数人也都是把钱存在银行,再加上现在非现金交易越来越少,怎么央行每年还要印那么多钱出来呢?
在这不得不提到一个货币学名词“外汇占款,”指的就是本国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
在咱们国家就非常明显,因为我们实行的是强制结汇政策,除了外国投资资本的外汇不强制结汇,其他经常性往来项目的外汇都是需要强制兑换成人民币的。
假设2020年上半年,中国同美国发生贸易,中国企业从美国那边收到1万亿美元。根据外汇管理政策,这1万亿美元是需要兑换成6.5万亿人民币的,而银行是不可能把原本市场上的钱收回来换汇的,而且银行自己的库房也不可能拿的出那么多的钱,怎么办?只能央行印钱换汇。
外汇占款一直是人民币超发的主要原因,占每年新增货币发行量的6成,因为中国每年有巨额的贸易顺差,比如2019年中国的贸易顺差额就是2.9万亿美元,这就意味着央行在2019年要增发18万亿的人民币。
当然,货币的增发不仅仅是外汇占款,还有正常的经济增长和纸币的自然毁损也需要央行印钱出来进入流通市场。
第二个问题:每年印上万亿的钱是怎么进入到市场中来的?
很多人都有这个感觉,都说每年印上万亿的人民币,怎么这每年下来,上班的也没加多少工资,做生意的也没利润暴涨啊,印那么多钱去哪了?
咱们看看,央行印的钱是怎么进到市场就明白了。
人民银行对于中国货币发行的原则是这样表述的:中央银行坚持经济发行原则,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来发行货币;人民币的发行以十足的商品物资价值为基础,即“钱出去、物回来,物出去、钱回来”,以保证币值的稳定。
什么意思?就是不能凭空多印钱,所有发出去的现金都必须有对应的资产,确保不会出现政策性通货膨胀。假如商业银行把钱都借出去了,又有几个大国企找商业银行借钱,钱不够了怎么办?只能去同业拆借,如果其他商业银行业没钱,那就只能找央行借,可央行不吸收存款的,钱从哪来?当然是印钞!
看出问题没?社会上多出来的钱并不是银行无偿送出去的,而是那些需要资金的客户找银行借出来的,通过信贷支持再赚取更多的利润。商业银行通过货币供应乘数放大市场上的货币供应,再把从央行借来的钱又还回去,这就实现了M2的增量。
而所谓增发的巨量货币,除去外汇占款的增发,其他的增发额都是通过贷款形式流入市场的,也就是进入了经济流通领域,比如住房贷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真金白银都变成钢筋混泥土了,这钱以后都是要还的。
其实货币本身不是财富,他只是为了方便我们量化财富的符号,货币的增发或者收缩并不会影响财富现实意义上的增减,钱多钱少只是我们可分配财富发生了变化罢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财政收入超18万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财政收入超18万亿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