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幻觉名词解释(货币幻觉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原创
ithorizon 5个月前 (12-06) 阅读数 413 #财经信息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货币幻觉名词解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货币幻觉名词解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货币幻觉名词解释(货币幻觉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1. 经济学中预测比较精确的理论有哪些?
  2. 什么时候是完全挤出效应?

经济学中预测比较精确的理论有哪些?

真正的经济学者会告诉你,经济学是一门解释经济现象的学问,它不能预测未来。

如果经济知识可以用来预测未来,那么世界富豪榜将会被经济学家们占领。

马云曾在一个论坛上称“企业家判断未来不能听经济学家!”

但躺枪的经济学家纷纷表示,马云搞错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的区别了,经济学家只是观察人的行为,少有判断行为对错,更少有对企业家指手划脚,更别说总结商业模式了。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一位是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入围者,两人曾合写过一本书,他们认为,大部分的经济理论都忽略了人类的“动物精神”,所以很难预测准未来。

什么是“动物精神”?

两位大师表示,它就是人类经济决策的非理性,信心是否充足、公平感、腐败和欺诈、货币幻觉以及作为人们参照物的“故事”,这些都是动物精神的具体表现。

什么时候是完全挤出效应?

政府支出的增加导致私人消费支出或投资支出的减少。

在资源充分利用的经济中,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加剧商品市场的竞争,从而导致商品价格上升。而商品价格上升使实际货币供给减少,从而也减少了投机目的所需要的货币量。

债券的价格会因之而下降,利率将会上升,其直接的结果是导致投资支出减少。从短期来看,如果工人蒙受货币幻觉或因其它原因尚不能使其工资需求调整到与上升的价格相一致的水平,产量还可以增加。

但在长期中,由于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政府支出的增长只能挤掉私人的支出。如果这时政府支出的增加与私人支出的减少在数量上相等时,挤出效应被认为是完全的。

这时政府支出的增加对收入水平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货币幻觉名词解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货币幻觉名词解释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标签: 货币幻觉名词解释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