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丽退市是什么意思(百丽退市了,还有必要去他公司工作吗)
原创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百丽退市是什么意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百丽退市是什么意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富贵鸟破产,百丽退市,达芙妮市值蒸发97%,曾经的鞋王为何集体沦陷?
记得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不是统一打垮了康师傅,是外卖小哥让方便面走向没落。”这话说得很到位,当代都市生活节奏都非常快,多数人的鸭梨比山还大,不管是上班一族还是实体经营者都没有太多的时间和闲情逸致去悠哉悠哉的逛街购物,也正因此推动了中国当前快递行业异常迅猛的发展。
前期马云的“996”言论引起广泛舆论,其实马云只是把躲在黑暗角落里的东西搬出来晒在阳光下公诸于世。“996”工作模式早在马云公开挑明之前就已经无处不在,这并非马云所独创,相信很多人都没少过“996”的生活。
借用沁园春.雪里的名句“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个时代一代风流,唐宗宋祖再怎么盛世也有被更迭的时候,这是因为时代的变迁,不为人力所左右。
网络电商和四通八达的快递网络已经足以击垮所有中小实体店,甚至大型实体经营者也很难独善其身,看看曾经风光一时的沃尔玛,还有麦当劳,再看看美国的Forever21就足以感受到人们消费习惯变迁所带来的冲击。百丽,达芙妮等的没落正是源于此,不是他们的产品问题,也不是他们的实力出现问题,没落是因为时代消费模式的变迁。
有人把达芙妮的没落归罪于他只注重于开设街边店而从没有考虑过进驻大型购物商城,还有就是说达芙妮街边店的过度扩张。其实这些都不是导致达芙妮走向衰亡的主要因素,最重要的是他没能及时有跟上社会潮流的脚步,不可否认实体品牌门店购物体验曾经有过属于它那个时代的辉煌时刻,但却很难适应当前全新的新消费,新零售模式。
虽然很多大型企业也曾经尝试改变自己来尽可能的去适应这个新生的时代,但是船大了想调头何其艰难,深度改革无论成功与失败都会给企业本身带来剧痛,熬过去了或许得到重生,受不了阵痛的也许就此长眠于“手术台”上。曾经不可一世的诺基亚,摩托罗拉手机,曾经的柯达,富士,等等就因反应迟钝,无法调头,掉头太慢而搁浅。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倒在沙滩上。每一个时代新生产物的崛起必然有支撑它崛起的理由,新生产物的崛起也必定会淘汰一批与其脱节的事物,这也叫“轮回”,这世界不存在长盛不衰,没什么东西可以青春永驻。
格力电视股权转让,最可能会花落谁家?
这个问题,有点错误,问题里面的格力电视,应该改为格力电器。格力电器的股权转让,有可能花落谁家呢?
一,格力电器的股权转让。
在2019年5月22日,格力电器举办投资者见面会,有20多家投资机构参与见面会,反映这些机构对格力电器的股权有兴趣。见面会的背景是,格力电器的股权将进行转让,引入新的投资者
格力电器是中国制造业的优秀代表,也是中国股市的好公司,为投资者带来很好的投资回报,因此它的股权转让引发媒体和大家的关注,特别是格力董明珠也是企业界的风云人物,董明珠的去留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二,有可能成为格力股东的机构。
毫无疑问,花落的机构必然是已经参加这次见面会的投资机构,我们看看这份见面会的著名投资机构有哪些,包括:百度风投、淡马锡、高瓴资本、博裕资本、厚朴资本、金石投资等著名机构。
从投资机构的实力和能力以及投资风格进行分析,我认为有四家机构有望成为格力的股东,分别是高瓴资本、厚朴资本、金石投资、百度风投。
高瓴资本曾经重金收购百丽,将百丽从香港私有化退市,反映高领资本是喜欢投资和收购行业的龙头企业,并且高瓴资本是非常著名的投资机构。厚朴资本是格力电器最早打算股权转让的时候,传闻入股格力的机构。
金石投资是中信证券旗下的投资机构,中信证券也是董明珠参与银隆汽车的重要资本支持方,这次董明珠领导的格力电器,更加有可能引入金石投资。百度风投的入股,也许是董明珠希望引入一个互联网公司,对格力的互联网思维经营会有专业的帮助。
无论最终花落谁家,格力电器作为一家优秀的民族品牌,值得股民长期重点关注。
遇见是缘,请点赞或转发,谢谢!
格力电器
15%非控股,财务投资而已,价格更重要,最可能机构组团,维持管理层控制。
董小姐人很正且专注,再干十年没问题,但空调行业已经到天花板了,品牌格局已成,格力此时最需要新产业的布局,分散股权结构在国外很多,尤其是优质品牌的高毛利率企业,巴菲特最喜欢买这类公司了,但价格不能太贵。
事件
格力集团公告称将转让其持有的格力电器15%的股份,而当前格力集团总共持有18.22%的股份,转让后实控人将变更。接盘方尚未确定,但公司公告将于5月22日下午召开意向投资者见面会。
格力集团公告《关于拟召开意向投资者见面会的通知》
点评
目前尚不确定格力产权将转让给谁,也许是更高层次的国资,也有媒体称是民间资本,也有人说是董明珠控制的企业。虎哥倾向认为是后者。如果此次接盘方是董明珠,可以预期是最好的结果。这将彻底改变格力的产权结构,让格力的名义所有人和实际产权方合二为一,减少很多未来的麻烦。如果接盘方是另一层面的国资,则意义将减少很多,格力未来会产生诸多不确定性,市场预期也会比较差。
最差的结果,就是由普通民间资本接手,特别是某些传说中的资本私募等。这里不是说虎哥瞧不上或看不上这些基金资本,而是从产权角度而言,和格力毫无关系的、以财务投资为目的的资本集团,对格力的经营管理、长期战略运营等,将会产生反作用。所以,这一条选项应该是不通的。
不管怎样,市场已经对此事兴奋起来,因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是国企改革的历史。巅峰就帮助大家梳理一下78年至今,国企改革大致路径:
图源中国青年网
1、1978年-1992年,这段期间主要是农村承包责任制改革,国企改革不明显。在88-89年价格闯关中,还因为国企工资恒定导致供应无弹性,导致了供应不足——价格上涨——疯狂抢购——政经动荡。
2、1992年-2007年,这段时间主要是中国工业化的阶段,也是国企改革主要阶段。本质上也是改为承包责任制,但具体实施较难。因为土地不会折旧,而机器设备会折旧,资本投入的约定也较难操作。这一阶段的国企改革是曲线进行的,分两类:一类是开放民间资本进入,在民企的竞争下,一些国企破产退出市场,少数明确了私有产权竞争胜出;第二类是行政垄断国企类,通过股市这个资本市场,将股份卖出,从而将产权界定,逐渐私有化,如能源通信金融等。后者还通过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打了补丁。
3、2008年以后,国企改革阻力加大。导火索是05年开始郎咸平引导了国有资产流失的舆论,被国有资本的利益集团所利用,从而在很多领域私有化进程减慢了。民营领域的管制也有所增多,曾经近乎被淘汰的一些国企又活了过来。
即便近十年国企改革减缓,但我们还是看到私有化在某些领域推动,比如越来越多的银行在这几年上市。金融曾经是(现在也是)国有资本高度垄断的行业,通过上市,银行的产权实际上是逐步的私有化了。
格力电器此次涉及到国有股的产权变动,受到市场的关注较大。但格力电器毕竟处于竞争行业,很多行政垄断行业国企的把持还是很大。格力电器产权改革是一次孤立事件吗?或是财政和社保压力下的国有资本变现?尚待观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百丽退市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百丽退市是什么意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