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费基数是什么(缴费基数是什么意思?)
原创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缴费基数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缴费基数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缴费基数,是什么意思啊?
缴费基数是缴费社会保险费的一个参数,它根据职工上年度工资收入确定。考虑到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国家只规定了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比例,用缴费参数乘以缴费比例即为实际缴费金额。最后根据具体公司的情况而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全国社会平均工资情况,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高达6872元,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只有4131元,相差2741元。平均之后自然会大大降低。
社保基数和工资是直接挂钩的. 社保基数的计算方法为:你工资低于社保下限基数,按下限基数缴纳.如高于下限,按实际去年全年平均工资缴纳.新进员工为第一个月工资为基数;老员工社保基数调整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如工资低于或高于当地最低或最高社保基数,以最低或最高社保基数为缴纳基数。
实行新的社保缴费基数之后,如果缴费基数降低那么自然灵活就业人员的负担也会减轻。
但实际上,上海按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是8211元,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只有7832元,反而提升了379元。由于上海市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是按照28%的最高比例缴纳的,这次也降低了4个百分点。因此,总体灵活就业人员缴费钱数下降了100多元。
但是,灵活就业人员只要没有按时缴费,就视为放弃缴费。不可以通过事后补缴方式增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这是国家一直以来的一贯规定。
缴费基数是国家对于缴纳社会保险费征收的基础。
缴纳社会保险费,政府会根据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结合社会平均工资,确定一个适当的比例。对所有参保人员采取同样的比例。比如说养老保险目前缴费比例是个人承担个人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承担单位缴费基数的16%。
什么是社保缴费基数?
关于社保缴费基数,从名字上理解也非常简单,就是社保缴费的基数。
社保缴费怎么计算?一般都是缴费基数乘以缴费比例。缴费比例是由国家统一确定,各地还有灵活掌握的空间。比如我们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个人统一是8%,医疗保险统一是2%,失业保险统一是0.5%。剩余的部分都由用人单位承担。
单位缴费部分弹性比较多。养老保险,深圳缴费比例是13%和14%,外地户籍的比例反而低一些。而青岛市是18%,北京市是19%,上海市是20%。其他保险也是这样。
缴费基数实际上是,我们参加社保之后,用人单位给我们申报的本人工资。
大家都知道,我们跟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应该有义务给我们交纳社保。用人单位以什么标准给我们交纳社保呢?理论上说,应当以职工的工资标准缴纳社保。
没有发放工资的,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为准。
社保缴费基数申报一次,一年有效,不可改变。
如果上年度有应发工资的,就按照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标准为当年的月缴费基数。
大家注意,我们的应发工资要按照统计部门的职工工资总额确定。主要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费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大类。
很多人忽视了奖金、津贴补贴和加班费,都应该计算入缴费基数的。
由于现行的社保部门缴费基数是核定制,单位自行申报即可。如果没有违法行为,社保部门也一般不会,核查每一个个人的缴费基数是否正确。
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用人单位瞒报缴费基数的情况。一旦被劳动部门查处,会出于瞒报金额的1到3倍的罚款。同时需要补交差额,并承担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即使这样,也支持不了很多单位的这种行为。不过下一步我们的社保费从2019年1月1日起交由税务部门征缴。这样税务部门将严格依据企业的工资总额核定征收标准了。可能很多用人单位就该头疼了,不过对于我们普通职工来说是一件好事情,能够较大的维护我们职工的合法权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缴费基数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缴费基数是什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