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买加货币体系(牙买加货币体系的特点)

原创
ithorizon 5个月前 (12-10) 阅读数 338 #财经信息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牙买加货币体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牙买加货币体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牙买加体系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2. 何为国际金融体系?
  3. 简述牙买加体系的基本特征?

牙买加体系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具体内容如下:

牙买加货币体系(牙买加货币体系的特点)

1、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

牙买加协议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同时IMF继续对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促进金融稳定,缩小汇率波动范围。

2、推行黄金非货币化。

协议作出了逐步使黄金退出国际货币的决定。并规定: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成员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自由进行黄金交易;取消成员国相互之间以及成员国与IMF之间须用黄金清算债权债务的规定,IMF逐步处理其持有的黄金。

3、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主要是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扩大其在IMF一般业务中的使用范围,并适时修订特别提款权的有关条款。 规定参加特别提款权账户的国家可以来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使用特别提款权作为偿还债务的担保,各参加国也可用特别提款权进行借贷。

4、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

成员国的基金份额从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增加至390亿特别提款权,增幅达33.6%。

5、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何为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金融体系(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是指调节各国货币在国际支付、结算、汇兑与转移等方面所确定的规则、惯例、政策、机制和组织机构安排的总称。国际金融体系是国际货币关系的集中反映,它构成了国际金融活动的总体框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国之间的货币金融交往,都要受到国际金融体系的约束。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现代国际金融体系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均有一定特点的主体金融体系。

  第一阶段是国际金本位制时期

   从1816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结束。

  第二阶段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起始于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终止于1973年。

  第三阶段是牙买加货币体系时期

   始于1976年1月IMF临时委员会的牙买加协议的正式签订日。

简述牙买加体系的基本特征?

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浮动汇率合法化2.黄金非货币化3.提高SDR的国际储备地位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5.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

牙买加体系的特点有:

1.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2.多元化的汇率制度安排3.多样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1)以管理浮动汇率制为中心的多种汇率制度并存

        (2) 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3)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的多样化

          (4) 外汇管制和对进口的直接限制进一步放宽。

         (5)在国际储备多元化基础上出现了一些货币区,如欧洲货币体系等。

        1978年4月,《IMF协定第二修正案》获得IMF理事会法定60%以上的会员国和80%以上的多数票通过,从而形成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由于这个协定体系是在牙买加会议上产生的,所以被称作“牙买加体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牙买加货币体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牙买加货币体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标签: 牙买加货币体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