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厚度约为(大气层厚度约为多少公里)
原创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气层厚度约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气层厚度约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气层到底有多厚?
按大气层随高度的分布可以分为:
(1)对流层:在赤道区约16~18公里,中纬度区约10~12公里,两极区约7~8公里。
(2)平流层:(又称同温层)由对流层顶到离地表50公里高度的一层,
(3)中间层:(又称散逸层) 离地表50~85公里的一层,
(4)热层:,在离地表500公里处
大气层 atmosphere 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汽。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对于第二个问题 :因为大气层中空气有阻力,大气与物体有摩擦,空气对物体做工,当物体的速度足够快,会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温度达到一定时,就会起火燃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的天体进入大气层都会燃烧。
加拿大宇航员哈里斯哈德菲尔德在太空中累计停留了166天。他和我们这些普通人看地球大气层的角度不一样。我们都是在地球上仰望天空,看到的是蓝天白云却看不到大气层边际。而哈德菲尔德则做到了俯视地球的大气层,因为他在空间站上。
图示:加拿大宇航员哈里斯哈德菲尔德
他说:“当你俯视大气层时,你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当你向着和大气层平行的方向看去时,你会发现那一条细细并且薄薄的蓝线。看上去是多么的美丽有时多么的脆弱。”科学家总是喜欢用细细的蓝线来称呼地球的大气层。这就意味着地球的大气层在科学家的眼很薄,同时对于地球生命来说又非常重要。
图示:在空间站上看到的地球大气层
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大量的气体聚集在了地球周围,形成了大气层。虽然科学家总是习惯叫它细细的蓝线,大气层还是很厚的。探空火箭在距离地面3000公里的高空仍然可以发现稀薄大气。甚至有人认为,大气层可能厚达6400公里左右。
图示:在空间站上看到的地球大气层
大气层到底有多厚呢?其实地球的大气层和外太空是没有明显的分界线的。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越是到高空空气就越稀薄。因为随着高度的增加,地球引力对空气分子的束缚力就越小,粒子就越容易摆脱引力的束缚发生逃逸。
图示:在空间站上俯视地球大气层
在距离地面16000空里的地方仍然会发现气体分子和基本粒子。这里既然还存在着气体分子基本粒子的话,那么这些气体分子和基本粒子还会向更远的地方扩散。更远的地方会向更更远的地方扩散。这就像一个无限接近零而永远不等于零的数字一样。最新研究表明,地球大气层竟延伸到了地面63万公里处。这可比地月距离都要远了。原来月球是在地球的大气层中运行啊。
图示:在空间站俯视地球
实际上,在地球表面1000公里处的高空空气密度就已经是海平面处的一亿亿分之一了。这里是大气层的散逸层,大气已经及其稀薄。再往上虽然还有大气分子的存在,但是个人觉得已经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了。
因此,通常把地面以上1000公里作为地球大气层的厚度。对于这个数字大家有什么看法么?欢迎点评。
大气层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很薄,如高海拔地区、珠穆朗玛峰上空等。不要纠结到底有多厚。至于能烧毁坠落的物体,是因为物体高速坠落时与空气产生的剧烈摩擦,发热引起的高温燃烧所致。
首先,从理论上讲,地球大气层应该是没有绝对边界的。因为太阳风的存在,很难划分大气层边缘到底在哪里。因此,也就没有办法确定大气层的厚度到底是多少!
其次,由于太阳风的存在,会使地球大气层不断改变状态:迎太阳一面的大气层会变薄;背太阳一面的大气层则增厚;
再者,最近天文观测表明:星系外围存在太阳低温气态物质。如仙女座外围的气态物质已经与银河系外的气态物质相混合。也就是说:星系间的广大空域也并不是真空状态的,也是存在气态物质的。因此太阳系内部任何区域都并不是真空状态的,地球附近也不例外。这要一来,就没有办法确定大气层的厚度了。目前以航空与航天的概念来说,一般以数百公里作为划分标准,也有以1000~3000公里作为划分标准的。
总之,并不存在固定的大气层厚度值。
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的朋友可查阅本人的以下文章:
地球的大气层厚度为多少米?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
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
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大约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稳定,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故称为平流层。在平流层内水蒸气和尘埃很少,并且在30千米以下是同温层,其温度在-55℃左右,温度基本不变,在30千米至50千米内温度随高度增加而略微升高。
平流层以上是中间层,大约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这里的空气已经很稀薄,突出的特征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强烈。
中间层以上是暖层,大约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暖层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暖层。
散逸层在暖层之上,为带电粒子所组成。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数千公里的大气层。气体密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探空火箭在3000公里高空仍发现有稀薄大气,有人认为,大气层的上界可能延伸到离地面6400公里左右。
大气层厚度约为多少公里?
1:?大气层的厚度约为100公里左右。
1. 大气层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包围层,它对地球的保护和支持生命至关重要。
它由多个层次组成,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热层等。
2. 大气层的厚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逐渐变薄。
大约在海平面的高度,大气层的厚度大约是100公里左右。
3. 这个厚度可以提供足够的保护,吸收和散射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使地球的表面温度适宜生命存在。
所以,大气层的厚度约为100公里左右。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
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5~6℃。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气层厚度约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气层厚度约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