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释放7500亿(降准释放1万亿)
原创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降准释放7500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降准释放7500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房产新规发出了一个新的信号,表明是否买房最终已成定局呢?
说这个问题之前,你首先要了解通胀和通缩的概念。
现在是货币超发,属于通胀。一个国家加油价、拉高大宗商品价格是为了让通胀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是加息、缩表、通缩。
通胀最根本的表现是钱不值钱,通缩最根本的表现是钱值钱。
通胀时人们拼命的从银行贷款、借钱,用于投资或者炒作,迅速获取高额汇报。
通缩时人们紧捂口袋,通胀时的贷款利息升高,生活质量下降。
前面你提到房地产新规,在我看来,任何规定在没有涉及最根本问题时,都是一张纸,仅仅能裹住暂时不破的泡沫,仅此而已。
如果你是刚需,何时买都无问题。即使房产崩盘,国家也会让你平稳度过,只是生活质量稍微下降而已,毕竟加息不止一次,你需要还的钱也会逐渐增加。
如果你想投资,我建议稍等等,不急在一时。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你站的位置决定了你的高度。
降准释放的7500亿流动性会流向股市吗?
美国在加息,中国在放水,继上次央行降准以后,这次又降准,而且释放了增量资金7500亿,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10月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1、此次通过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将如何操作?
答:此次降准的主要内容是,自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这部分MLF当日不再续做。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2、央行再次通过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本次降准的主要目的是优化流动性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当前,随着信贷投放的增加,金融机构中长期流动性需求也在增长。此时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能够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释放约7500亿元增量资金,可以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来源,促进提高经济创新活力和韧性,增强内生经济增长动力,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3、降准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
答: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银根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降准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资金则与10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4、降准是否会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
答:本次降准弥补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缺口,优化了流动性结构,银根并没有放松,市场利率是稳定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适度的,不会形成贬值压力。本次降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更加巩固。作为大型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出口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中国经济以内需为主,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较为完善,进口依存度适中,人民币汇率有充足的条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这个时候,美国在加息,中国却在降准,岂不是钱都流到美国去了?非也非也。而中国目前10年期的政府债的利率也并不高,说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政府对经济的预期总体上还是乐观的,市场也是偏向乐观的。
低利率依然能够吸引到资金才是王道,靠高利率来吸引资金不过是短期之举,中长期来看,如果不能利用好这些资金,加息就是饮鸩止渴,如果利用好了,不失为一手好棋。
至于7500亿能否流入股市:完全流入不可能,完全不流入也不可能。目前的政策风向是要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虽然进入股市也是支撑经济的一种方式,但不免有投机之嫌,在政策上会倾向于债务(政策目的是为了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来源),而且贸易战才开始,市场还有点保守。另一方面,中国股市进入低潮期,越是下跌,投资潜在收益越高,谁也不敢保证钱不会流入股市,但是必然会受到控制。
今日的走势已经给出了答案。降准对实体经济的利好以及流动性的增加对市场来说的确是积极因素,但目前来看,股市整体处于熊市下跌中的反弹这一状况并没有改变,尤其是近期反弹数日之后,短期看增量资金并不会傻乎乎的追高,尤其是近期外围市场的下跌给交易者的信心造成很大损害;也很少有资金会在这个时候进场接刀子。所以,降准产生的利好以及流动性的增加目前看对股市看长期是利好,但在熊市+外围普遍下跌的大环境下,其积极作用非常有限
一月份时,央行曾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你认为今年央行还会再次降准吗?为什么?
我认为央行短期内降准可能性不是很高,原因如下:
一、央行的降准与降息空间已经有限,为应对外围经济风险冲击需保留一定空间。
去年,人民银行五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一共3.5个百分点,央行行长易刚日前曾说,目前央行的总准备金率也就是12%左右。如果按照易行长的表述,央行的降准空间就很有限了,正常来说,可调空间也就2个百分点左右。而国内又在预防国际经济风险,这种情况下,央行不会轻易动用降准手段,不然当外围出现金融危机冲击时,央行可应对的手段会非常少,所以央行必须保持一定的预备手段以应对未来。
二、国内流动性没有出现明显的紧张现象
目前回购等市场出现了利率上涨的情况,一些小银行开始提高存款利率,但是市场总体的流动性并不算过紧,这从股市的成交量中就可以看得比较清楚。受股市资金分流、P2P平台暴雷以及房地产销售压力的影响,市场的流动性略显紧张,但是短期的流动性紧张可以通过回购等手段适度调节就可以解决。另外,去年降准效应将会在今年五月后集中体现出来,随着经济的回温,货币周转率会适当提速,这会保障市场流动性。所以央行还有一定的观察期,不会急于盲目降准。
三、国内通胀没有明显下行趋势
虽然2月份CPI为1.5,但是目前受猪肉等价格上行影响,3月份CPI下行的可能性不大,预计通胀会略有抬头。国内目前的低通胀主要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与经济增速减缓影响,但是下半年这一情况会缓解,预计下半年国内通胀温和上行可能性较大,由于国内经济不存在通缩风险,所以并不需要通过降准刺激通胀。
四、降税减费为央行留下货币政策空间
国内的经济调整是央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轨并行。当经济处于逆周期时,降税是比较有效的刺激手段,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将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这个降税减费力度是非常大的,会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降税其实就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部分,会长期利好经济,同时也缓解了央行货币政策的压力。因此目前还须静观经济数据,如果经济没有出现明显下滑,央行就不需要启动降准手段。
综合来讲,央行中短期降准的概率不高,除非发生了经济明显降速以及外汇巨额流出导致汇率动荡等问题时,央行才有可能被迫降准,而目前这两点都不存在,所以预计央行中期基本上会对市场保持观望态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降准释放7500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降准释放7500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