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上市规则(深交所上市规则全文最新)

原创
ithorizon 5个月前 (12-16) 阅读数 530 #财经信息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深交所上市规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深交所上市规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深交所与上交所有哪些竞争关系,得益如何?

深交所与上交所有哪些竞争关系,得益如何?

从上市企业数来看,上交所有1340家,在深圳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总共2032家,深交所占优势;

深交所上市规则(深交所上市规则全文最新)

流通股市值来看,上交所(328014亿)高于深交所(239045亿),说明上交所的企业大块头居多;

成交金额上看,深交所的股票交易活跃度(9月8日成交额共3184亿)远高于上交所(9月8日成交额共2364亿);

上交所的平均市盈率远低于深交所,深交所的创业板市盈率最高,达到53.28,中小板达到43.51,这样的市盈率放在全球来看都是算比较高的。

自1990年两个交易所成立以来,他们的竞争从来没有断过,基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年—2000年

两个交易所最开始都由本地人民银行来管理,听命于本地政府。两个家伙争相领先面世,过度的竞争让两地的政府都失去了交易所的控制权,由证监会统一领导和管理,从此证监会成为了证券从业人员的“爸爸”。

第二阶段:2000-2009年

这是深交所失落的9年,2000年-2004年,深交所暂停了新股的上市,筹备创业板,作为一个交易所,肯定是越多企业在你这里上市,市场越活跃越有影响力,但是新股上市一停就停了4年。

2004年,为了弥补深交所“失去的4年”,作为创业板的过度,中小板面世。但是证监会规定,新股发行股本超过1亿的企业必须在上交所上市,1亿以下的在深交所上市。那个时候正是大块头的国企股改的时间,大部分的上市企业都适合在上交所上市,深交所继续落寞着。

第三阶段:2009-2013年

创业板终于在2009年面世,深交所开始繁荣起来,随着大国企们都已经上市完毕了,新股发行股本相对小的企业纷纷在深交所上市。以至于上交所开始着急,在2010年的时候,证监会调整新股发行股本只要大于8000万的必须在上交所上市,低于5000万的在深交所上市,介于中间的就让企业自由选择。

这一阶段的深交所在上市企业数量上的反超。由于在创业板上市的新兴企业股本小,潜力大,整体创业板的估值都被炒得比较高,交易也非常活跃。

第四阶段: 2014年之后

2014年,证监会取消了强制企业在哪个市场上市的规定,在哪里上市由企业自行决定。

两个交易所二十多年来的竞争,各自起起伏伏,造成了目前两个交易所上市企业的特点,也造成了跟踪不同市场的指数有不一样的投资价值,了解指数背后的特点,就能更好地判断在在不同的指数基金上我们需要有什么样的投资策略了。

上海和深圳主要是上市资源的争夺,因为上市公司都要给交易所交年费,谁上的公司多谁的收入就多。

原本上交所和深交所都有清晰的定位,即大企业多选择上海主板,中小企业选择深圳中小板或者创业板那。后来大约是2013-2014年吧,深交所整体市值超越了上交所,从创业板开通以来,深圳多层次市场发展的势头比上海强,上海只有一个主板,而深交所有三个市场。

2015年上交所提出要开设战略新兴板,力图吸引新兴的高科技企业,事关国家战略发展的企业到上海挂牌,当时搞得轰轰烈烈,连投行的保荐人都培训过了。可是股灾后基本上没音儿了,及至到了去年上海创设了科创板,并推出注册制。估计能收一大笔上市公司的挂牌费用。

当然不同于港交所,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都是国家的,竞争来竞争去,收入最后都是进了国家的口袋。单谈得益没有多大意思。

我参加过深交所的董秘培训,也看过上交所的独董培训,总体感觉深交所更灵活一些,服务也比较周到,贴心。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深交所上市规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深交所上市规则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标签: 深交所上市规则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