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至烟台海底隧道(大连至烟台海底隧道最新消息)
原创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连至烟台海底隧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连至烟台海底隧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山东烟台和辽宁大连之间建设海底隧道,对两地经济会有哪些影响?
花上千亿的代价只是为了走路省点时间,不值,如果投资相对较少的话还可以,从烟台到大连若建海底隊道可能要投入几万亿吧,要给国家增多大负担压力?普通的高速公路都喊着賠钱,更别说是海底隊道了!还是不建的好,否则也会出現港珠奥大桥的尴尬局面!
八仙都没想到可以走海底隧道。第一,打开了关内关外的快捷通道。加速了人流物流,降低了交通成本。第二,增加了新的交通方式,为两地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增加活力。烟台大连优势互补,珠联璧合,渤海湾蓝色经济如虎添翼。
这样一条隧道一旦开工会另世界瞩目,其影响力自然也不仅仅是局限于大连和烟台,而是给整个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提升了定位。
就此前提出的四套方案来看,造价最低的也要2300亿,堪比三峡工程,是港珠澳大桥的两倍。这样级别的工程一旦出现,意味着大区级的发展规划将会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烟大海底隧道链接的不仅是大连和烟台,也不仅是辽宁和山东,而是衔接了东北和华东。而辽东至胶东的陆路时长将从16小时缩短为1小时,高铁更是有望在30分钟内连接烟大两市的高铁站。直接把大连这个胶东的卫星城跟故乡连接在一起。
一旦两个半岛相连,东北的地域短板会得到大幅提升,而胶东半岛三面无邻居的窘境也将得到改观。虽然宏观来说是大范围区域都有受益,但最先得到红利的还是烟台和大连,这两个陆路交通末端城市摇身一变将成为枢纽城市,若干列次的高铁和数以万计的车流将每日从这里进出。作为日韩企业在华的主要驻地,这两个城市的外企将因为陆路交通的衔接而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两地之间的经贸和旅游也必将得到井喷式发展。大连孤立无援的现状会得以改变,将于随着胶东一起担负起海洋发展战略的先行重任。
大连曾经如同北方版的深圳一样,人气在90年代堪比一线,时尚、浪漫、城建强大、经济发达;烟台在新世纪以来连续17年力压济南成为山东经济第二强市。
然而现如今这两座城市都都显得有些落寞,都面临人口从净流入转为净流出的尴尬与无奈。如果这样超重量级的工程出现,无疑是要把这两个城市重新推向辉煌,也必将带动起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
企业和投资都是聪明的,重磅规划在哪里他们就会选择哪里。这等规模的工程出现,烟台合并威海打造超级都市都是有可能的,毕竟这里要承载大区衔接的枢纽重任,如此庞大的客流和商业流动性之下,只有借势而上才能一举打开发展空间。而胶东将有望塑造为北方版珠三角。大连也将带领营口等邻近城市开创新局面,因为营口有着良好的海滨环境,优异的天然良港,低廉的生活成本,非常具有投资吸引力。而大连北侧的鞍山在建国初期曾是直辖市,工业基础很好。这些城市若能随着跨海隧道的出现形成共振式发展,辽宁有望重振辉煌,山东则会大幅缩小和江苏的差距,重新向第二经济大省发起挑战。
很早就听到个说法,烟台跟大连之间要修建一个海底隧道,是真的吗?
从哪里听到的,可信度高吗?
坊间这种传闻太多太多了,一会台湾海峡修隧道修高铁,一会海南与大陆建大桥。这种事情看看每年全国两会提的人多不多,国家有没有立项?
整天听说听说,听说的事情多了去了!
猜测一下,大连到烟台的海底隧道在十年内能开始建设吗?
外面呼声挺高的,主要是国家没有这个议项,因为投资巨大。风险也比较大。正好和大地震带近邻。这个风险是谁也不敢承担的责任。经济效益可能可观。但是。风险比经济利益风险更大。我十年之内希望不大
旅顺定义为了副中心,蓬莱定义为了副中心,烟台才设立了黄渤海新区,烟台整体扭头向西发展,规划提前锁定了土地,大连湾海底隧道在建,胶州湾第二条海底隧道在建,国家智库建议提前至十四五规划,剩下的自己体会吧
先说国家,十年内肯定不会把这个投资巨大收效一般的工程付诸实施,除非以后有闲钱了为了向世界展示强大才可能修建。
再说辽宁,这二十多年经济一直没跑赢全国,不可能为了一个不能为全省经济起飞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工程而倾其所有!
再说山东,以目前山东省的财力来说如果国家、辽宁、山东对等出资修建的话没问题,即便和辽宁共建也可接受,但如果条件再加码的话也不可能为了不到三分之一的面积、人口所得的那些利益而要全省人民共担风险,何况现在的强省会可不是口号!
综合来看别说十年就二十年也够呛,除非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连至烟台海底隧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连至烟台海底隧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