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
原创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股权分置改革的来龙去脉?
股权分置的由来和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股权分置问题的形成。我国证券市场在设立之初,对国有股流通问题总体上采取搁置的办法,在事实上形成了股权分置的格局。
第二阶段:通过国有股变现解决国企改革和发展资金需求的尝试,开始触动股权分置问题。1998年下半年到1999年上半年,为了解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资金需求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开始进行国有股减持的探索性尝试。但由于实施方案与市场预期存在差距,试点很快被停止。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颁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是该思路的延续,同样由于市场效果不理想,于当年10月22日宣布暂停。
第三阶段:作为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一项制度性变革,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正式被提上日程。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解决股权分置是利好还是利空?
对于目前谈论最热的股权分置将实质性破题的问题。有人说这是利好,也有人说是利空,笔者认为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中性概念,所属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办法用简单的利好与利空去衡量。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对二级市场的特别照顾,而是为了长期有效地治理上市公司,使其健康成长,避免“一股独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切实维护所有股东的合法权益,从长远意义上来说对股票市场是绝对的利好。当然,这是站在发展的角度去衡量。只有实施了全流通,才能把上市公司与二级市场实质性地联系在一起,股票价格的波 动才能真正意义上影响到上市公司,使其定位更能体现出实实在在的“真实价值”,从而就可以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逐渐改变长期过于浓厚的投机气氛。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全流通如何实施、怎么样实施、能否实施下去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里面会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目前现已流传的方案中有无偿送股和配股,很显然无偿送股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真这么简单的话问题也不至于拖到现在。换句话说管理层在这些问题上的态度会为中小投资者让利,但不会太过分,尺度会把握得相当艺术,因为毕竟以后的路还很长,他们也不会为了市场一时的上涨而冲动性地草率行事。如果按照配股的方式,价格又是核心问题,什么价格合理、什么价格不合理可能又是一场激烈的争论战。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流通,核心的结果那就是变相“扩容”,从市场意义上来讲是利空。以目前的状况而言,哪里来的这么多的资金去接盘呢?这是很多人不大愿意思考的问题。吉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