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股价破发(海底捞股价破发原因)
原创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海底捞股价破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海底捞股价破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买港股的人现在收益怎么样?
2018赴港上市独角兽大盘点
独角兽们IPO时红红火火,上市后股价却“高山流水”。
2018年,独角兽们纷纷上了港股的船。
自4月底港交所颁布上市新政以来,众多独角兽公司“一窝蜂”地赴港敲锣上市。毕马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港股主板共有133宗IPO,已经创下历史新高,预计香港IPO市场登全球第一宝座已无悬念。
据金评媒(ID:JPMMedia)不完全统计,2018赴港上市的独角兽公司有16家,其中就包括小米、美团点评以及“火锅一哥”海底捞等明星公司,然而,这些知名度较高的IPO无一例外在交易首日盘中都难逃破发的“魔咒”。
新年伊始,我们不妨来盘点些有看点的独角兽“弄潮儿”。
来源:金评媒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01
2018港股第一只独角兽
平安好医生
南下,到香港去,似乎是2018年独角兽公司融资补血的一剂良方。
说起更早的赴港潮,应该是在2017年下半年。众安在线、易鑫集团、阅文集团相继在香港过会上市,这几只独角兽的相继出场一时间在资本市场掀起了一小阵波动。
2018年5月4日,港交所迎来2018年上市的第一只独角兽,同时也是全球移动医疗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平安好医生。上市当天,平安好医生开盘报价57.30港元,较发行价上涨4.6%,总市值超过600亿港元。
12月21日,新经济股频频受压,平安好医生盘中低见27.6元,创下上市以来股价新低。
近日,外资投行花旗银行给予平安好医生“买入”评级,并看重目标价至60港元/股,潜在升值空间高达80%。花旗表示,平安好医生的核心业务发展强劲,前景明朗,同时,在当下“处方药外流”的机遇中,平安好医生也将会有不俗的收获。
02
入场门槛最高股
海底捞
原本吃海底捞火锅就贵,没想到入手海底捞的股票更是“贵”的要命。
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6862.HK)于港交所挂牌上市。海底捞此次发行定价为17.8港元,每手1000股,投资者最低入场门槛费用高达1.78万港元,成为香港史上截至目前入场门槛最高的新股。
上市以后的海底捞能否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12月11日,海通证券发研报指出,考虑到海底捞公司更高的利润增速,给予2019年35-40倍PE,合理价值区间为19.84-22.68港元,首次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值得注意的是,12月7日,上交所调整沪港通下港股通股票名单,海底捞就位列其中,这对于海底捞来说,无不是利好叠加。
来源:海通证券研报
03
IPO融资王
中国铁塔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塔”,股票代码:00788.HK)成立于2014年7月份,背后站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通信运营商巨头。
2018年8月8日,中国铁塔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此次IPO共发行431.15亿股,每股发行价1.26港元,净筹资金约534.23亿港元,成为本年度港股募集资金第一大IPO,成功超越小米,同时也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四年前上市融资250亿美元(约合1718亿元)后全球最大的一起IPO。
12月27日,中国铁塔盘中一度涨至1.57港元,再创新高,年内累计最大涨幅达34.48%。
同时,中信建投发表报告表示,首予中国铁塔“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24.7亿、49.2亿及70.1亿元人民币,EBITDA分别为425.9亿、461.1亿及503.1亿人民币。
04
市值缩水近2000亿
小米集团
2018年7月9日,雷军的小米正式在港交所上市,这是香港首家同股不同权的公司。
上市当天,小米开盘价16.6港元,较发行价下跌2.35%。小米此次IPO发行价为17港元,估值543亿美元,跻身有史以来全球科技股IPO前三。
7月18日,小米盘中一度涨至22.2港元的历史高位,市值达4866亿港元。但好景不长,此后小米股价持续走低,截至12月31日,小米收盘报价12.92港元/股,市值为2919.92亿港元,较最高点市值跌1951亿港元,跌幅近40%。
12月11日,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给出盈利预测与估值:给予17.4港元目标价,对应市值3484.4亿,对应28倍市盈率。
05
最高发行价
美团点评
继小米之后,港股迎来了近十年来最大的互联网平台公司——美团点评。
TMD (头条、美团、滴滴)被认为是互联网下半场的主角,也是未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接班人,2018年美团点评率先在港交所上市。
金评媒(ID:JPMMedia)梳理今年在港股上市的16家独角兽发现,美团点评的IPO发行价为69港元,是这些公司发行价中最高的一个。 不过,从上市前的香饽饽到上市后的烫手山芋,美团点评仅在3个月内市值就跌去了40%。
12月17日,招商证券发布研报表示,其预测2017年-2020年美团点评收入及毛利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0%及58%,调整后收益预计在2020年实现盈利,并达到人民币111亿元。
06
洗仓式暴跌
指尖悦动
在香港股市,也不乏一些游戏公司的身影。
其中,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的游戏公司中,最有名的两家:一个是头顶腾讯、王思聪以及赌王家族等多重光环的创梦天地,另一个则是国内十大手机游戏发行商之一的指尖悦动。
公开资料显示,指尖悦动成立于2013年12月,主营业务为手游发行。2018年7月12日,指尖悦动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报价2.08港元,市值约4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5.7亿元。
11月8日,指尖悦动突然遭遇洗仓,一度暴跌80%,盘中低报0.495元,创上市以来新低。
同一天,指尖悦动获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刘杰场内增持8962.1万股,每股均价为2.1港元,涉资约1.88亿港元。增持后,刘杰持有权益的股份数目达11亿股,占已发行的有投票权股份百分比为55.39%。
07
首家无营收生物公司
歌礼制药
2018年8月1日,歌礼制药拉开了港交所主板上市新规后生物科技企业在港上市的序幕。
歌礼制药发行价为每股14港元,共发行约2.24亿股,每手1000股。歌礼上市首日开盘报14.8港元,高于上市价5.7%,早盘一度跌破发行价,当日收盘报14港元,持平发行价。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港交所是不接受无营业收入的公司上市的,但4月底修订的上市新规容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歌礼制药成为港股首只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股。
11月21日,歌礼宣布获罗氏授予派罗欣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销售及市场推广权利,公司预测本次交易将为歌礼增加净现值约3亿元人民币。
08
熊市中的“跳水王子”
映客
即便背后没有BAT站队,映客也能成为港交所直播第一股。
此前,在港股独角兽普遍破发的情况下,映客IPO得到的待遇略显冷淡,而前年上市的阅文集团、众安在线都获得了数百倍的超额认购,先映客一步上市的小米也获得了10倍超额认购,但映客仅获不到3倍的超额认购。
2018年7月12日,映客在港股正式挂牌上市,开盘后大涨34%,发行价为3.85港元,最高点涨超5港元,市值突破100亿港元。终结了平安好医生、猎聘、小米以来独角兽IPO必破发的记录。没想到,一开始并不被市场看好的映客,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在当天上市的8家公司中怒刷了存在感。
不过,上市以来,映客的股价几乎天天下跌,从上市首日的最高价5.48港元算起,到2018年12月31日的盘中价2港元,短短近半年时间,映客股价跌幅超过60%,堪称股市中的“跳水王子”。
怎么看小米股价暴跌至最低点的事情?
$小米集团-W(01810)$ 野路子分析:基本面基于二季度报表显示,小米手机国内市场未增长或负增长,下半年国内智能手机竞争更加惨烈,小米无法独善其身,如果iot短期内没有什么大的进展,资本市场没有什么收购动作,小米股票依然会被投资者看做主营硬件的公司,股价短期内很难有大的突破,年底机构限受解禁将雪上加霜,政策面加息会影响资金流向,中美贸易战及不稳定的汇率因素会对小米产生影响。野路子认为内外部因素都在影响小米走向,投资者对于小米公司定位和盈利模式依然很分裂,只有深刻理解雷军思想才能做好小米股票,长期持有,逢低补仓,目前给予小米集团买入评级,目标价位18.8元。
感谢邀请!
在之前国内不断有富人提出要买入小米集团的股票时,我就觉得这和国内的次新股没有多大的区别。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小米是按手机生产厂家来进行估值的,而小米自身却偏要往互联网方向去估值,所以小米才会觉得自己被严重低估了。雷军之前说过,小米的估值是腾讯乘苹果。真是雷人雷语啊。我不知道小米哪里来的底气,可以自比腾讯和苹果啊。
- 当时小米上市时,众多明星富豪全部出手相助啊。李嘉诚,马云,马化腾等都参与了小米的上市。可谓是众星云集啊。可资本市场却不会理会你是富豪入股就一定会上涨的。比尔盖茨的基金在网宿科技的投资上照样损失惨重啊。
- 在小米上市不久,确实有过一波炒作,这与当时的眼球中心是一样的。不断有人说我买了1亿的小米,导致小米在当时独角兽出现破发潮时,股价有过一波脉冲,和A股的次新股没啥区别。之后和工业富联的估值体系是一样的。光凭自己认为的估值没有用。要资本市场认可才有用。小米股价近来也是不断下跌。创下新低,这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最近问答点赞好少啊,虽然行情不好,但还是希望多多帮忙点赞哦,谢谢!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小米的股价其实还称不上是暴跌,这主要是受港股行情影响,今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已有超过七成跌破发行价,近来上市的新公司也免不了股价下跌的命运。比如海底捞虽然上市首日勉强守住了发行价,但次日盘中却快速破发,收盘跌幅达5.05%,美团上市第4天破发,之后延续跌势。
而这种下跌趋势,据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是因为企业盈利无法支撑市场估值或者新股的估值已经明显处于高位。去年以来,港股市场一路走牛,市场整体估值快速上行,其中,新经济股格外受到资金追捧,估值急速上升。而实际上,这些新股的业绩,并没有追上估值上升的速度,甚至出现了明显背离。
比如众安保险,2017年9月28日登陆港交所上市当天,在不断反复拉锯当中,众安保险股价维持在85港元上下,超越了中国平安及太平等老牌互联网公司,高居榜首。然而,仅一年之后,众安的千亿估值就已下跌过半。
据财报显示,2017年上市当年,众安保险是巨亏,2017年亏损近10亿元,2018年上半年持续亏损6.6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87亿元扩大了132.4%。而且净利润还在下降,2014年众安实现了3698万净利润,2015年增长至4426万,2016年大幅下跌为937万的净利润。企业盈利的现行,令其难以支撑最开始的高估值。
小米若是盈利不佳,未来股价很可能也是这个命运。不过当前的股价下跌,还有一个原因,是认购倍数低于预期造成上市后的抛压急升。由于市场投资热情消退,小米公开发售超额仅9.5倍,并且其国际发售也只获轻微超额认购。此时,认购者要么补充交易保证金,要么上市当日卖出超购部分降低风险。这就导致了上市后抛压急升,为新股破发推波助澜。
当然还有市场环境变差,交投情绪逐渐减弱,整个股市都偏负面。
资本寒冬,扎堆上市,破发成风。今年来,即使是港股好公司如小米,也难以幸免遭遇破发,
这一切,猎人我认为,仍是寒冬市场,投资人资金谨慎、市场不买账造成的低估。
去年,港股开始放宽新股上市制度以来,香港成为全球募资的最大市场,大量公司扎堆上市,结果是上市的新股到目前“破发率”超8成,
好公司小米,包括新上市的映客、51信用卡、美团、海底捞、华兴资本纷纷跌破发行价。
猎人认为,目前港股IPO的新股破发,应该有几大因素所累:
一、如果说是“企业盈利无法支撑市场估值,新股的估值已经明显处于高位”这一点上明显是论证不足,猎人认为还应该是对于新经济互联网公司,市场对于未来预期信心不高
二、是寒冬市场,认购倍数仍趋于过高,市场希望更低的价格去购买,资金的谨慎,也造成上市后的抛压急升;
三、则是外围市场环境变差,加息周期下,10年危机笼罩,造成交投情绪减弱所致
今年的证券市场,不论是蓝筹股、白马股、独角兽企业、中小创科技股,支撑股价的不是概念与题材,而是仅有的业绩及保守的未来稳增长,市场对于炒作「新股」情结减弱,监管的导向也非常明显,
资本寒冬,其实就是主动挤泡沫的阶段,甚至大多数好公司也随市场,遭遇低估跟错杀。
小米,作为一家手机生产产商(当然也是定位于全球罕见的“电商杂货铺”、手机硬件及互联网服务齐头并进”的全能型公司),但市场及投资人,基于未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及低增速,明显是很难给予“雷猴”雷总高估值的预期的,很明显这一次,雷军并没站在下一个可能的风口上,首富梦暂时成空
对于小米,向来褒贬皆有,8年的成长路上,跟格力董明珠的10亿之约佳话也好,上市雷人雷语一一估值是腾讯乘苹果也好,猎人我看到的是,小米在智能手机颠覆、跟米粉的热忱跟随。。。
米粉,何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海底捞股价破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海底捞股价破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