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啥)

原创
ithorizon 4个月前 (12-20) 阅读数 534 #财经信息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什么?
  2. 借贷记账法账户的对应关系是什么?借贷记账法?
  3. 会计分录和借贷记账法有什么区别,分不清楚?
  4. 借贷记账法是建立在单式记账原理的基础上?
  5. 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编制什么分?

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什么?

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基本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等。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

借贷记账法账户的对应关系是什么?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有以下四种情形:

第一种是一个账户的借方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发生对应关系:

第二种是一个账户的借方同几个账户的贷方发生对应关系:

第三种是几个账户的借方同一个账户的贷方发生对应关系:

第四种是几个账户的借方同几个账户的贷方发生对应关系.

会计分录和借贷记账法有什么区别,分不清楚?

会计分录和借贷记账法有什么区别?

1、借贷记账法是运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

2、会计分录:是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登记的账户、记账方向与金额的一种记录。

借贷记账法的业务应用在“会计分录”中体现。

3、会计分录和借贷记账法的区别:“借贷记账法”是一种规则(方法);“会计分录”是借助于记账方法(如: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进行业务处理,是会计工作的实务操作。会计分录的文本又体现在“记账凭证”之中。

借贷记账法是建立在单式记账原理的基础上?

借贷记账法不是建立在单式记账原理的基础上的。

单式记账法,通俗点讲,就是单方面的加减法,常见于实物保管账,对物品的出入库数量进行登记,俗称“流水账”。

借贷记账法是建立在复式记账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两个及两个以上会计科目进行金额的登记,并且,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编制什么分?

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的时候,可以编制多借一贷的分录。借与贷的形式:  借与贷的对应关系有,单一型和复合型。单一型即“一借一贷”;复合型有“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  

1、一借一贷:借方有一个会计科目贷方也只有一个会计科目。  

2、一借多贷:借方一个会计科目对应(即金额的对应相等)贷方多个会计科目。  

3、多借一贷:借方多个会计科目对应贷方一个会计科目。  

4、多借多贷:借方多个会计科目对应贷方多个会计科目;一般只在一笔经济交易或事项客观存在复杂关系时才使用,编制会计分录时应尽量避免。  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贷记账法记账的基本要求:  1、,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又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即“有借必有贷”;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然等于账户贷方的金额,即“借贷必相等”。  2、,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  3、,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