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本币升值还是贬值)

原创
ithorizon 4个月前 (12-20) 阅读数 595 #财经信息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际收支顺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国际收支顺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逆差和顺差的区别?
  2. 国际收支顺差是什么意思?
  3. 为什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维持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

逆差和顺差的区别?

逆差:在对外贸易中,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若一国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称为入超,即贸易逆差,或叫贸易赤字。国际贸易的逆差,在金本位制货币条件下,需要向出口顺差国输出黄金,以清算负债,否则,就无法达成贸易。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根据使用货币的不同产生截然相反的经济利益关系。

顺差一般指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顺差亦称“国际收支盈余”。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各个国家之间对外经济往来的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的差额,即为顺差。一般冠以“+”号。

国际收支顺差是什么意思?

国际收支顺差[International Payment Surplus] 简称顺差。国际收支逆差的对称。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其国际收入的总额大于支出的总额,即为顺差。

国际收支顺差越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加大了外资流入和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国际收支顺差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我国贸易顺差增加,就意味着与我国进行贸易的国家有逆差,逆差国就会利用WTO的规则,限制我国产品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为什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维持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

自从20世纪70 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元确立了其全球主导货币地位。

美国储蓄率持续下降,消费信贷、房屋信贷规模不断扩张,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主体;亚洲出口国不断输出经常项目顺差,买入美元债券为美国融资,成为最大的债权国。逐步建立了国际金融“债务——债权”关系。美国在历经十五年的“信用扩张”之后,将在未来较长时期内走向对外负债放缓的“信用收缩”期 ,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规模面临持续收窄,国际分工体系也将步入一个“再平衡”时期。在“消费研发核心——制造业轴心——原材料基地”这个多层次全球分工体系当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具备了扩张信用、透支消费的条件,以东亚经济体为代表的人口密集国家迫切需要依靠外需发展制造业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巴西等资源型国家则通过发挥资源优势奠定了在全球分工体系充当原材料供应商的角色。自从70 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元确立了其全球主导货币地位,海外市场大量的美元需求要求美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逆差,不断输出债务,以满足海外市场对美元的巨大需求。同时,货币弱势国则通过持续的顺差积累美元储备,以维持自身币值的稳健和出口贸易的发展。在这个美元输出的过程当中,美国依托于负债形成了消费透支型的经济特征,确立了其全球最大的债务主体地位,造成国际金融体系的严重失衡,表现为美国财政、贸易双赤字的不断扩大,同时亚洲国家持续累积经常项目顺差,债权主体地位不断深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际收支顺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际收支顺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标签: 国际收支顺差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