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非马的错误(白马非马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原创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白马非马的错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白马非马的错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马非马割裂了哪两者的辩证关系?
同学你好。每一个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白马也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它既有马之为马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马的个性,因此白马是马,它是一匹白色的马。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
内容和形式,内容是事物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这些内在要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内容是经常变化的,形式比较相对稳定,这显然是错误的。
现象和本质,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趋向的东西。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是本质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现。这里马和白马,两者到底谁才是本质,这其实并没有涉及,两者都可以是本质。
白马非马错误之处?
“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因为白马的落脚点还是在马上面,白马是马的一种,而不能只抽象地去理解“白”,“白马非马”否定了这种客观事实。
从哲学上来讲,面对“白马非马”的论述,首先要明白其本意,不然会落入掩耳盗铃似的逻辑谬误。这里“白马”就是白色的马,一种有特定属性的动物。“马”就是马这种动物,是范围限定到“种”这一层次的一个生物类群的总称。
“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
1、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4、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马是对于一类东西的总称,在哲学范畴里面属于“种”。而白马是其中的一个具体的现象,即“属”。
哲学解释一下“白马非马”割裂了事物的什么关系?
1,割裂了一般跟个别的关系:“马”是一般概念,“马”这个概念包含的是马的一般属性,马的一般属性是马之所以成为马的那些本质的东西,颜色不是马的本质,颜色只是个别属性。
本质属性才是事物的决定因素,“白马非马”不明白“白马”中总是具有“马”的本质属性,不明白一般总是寓于个别之中这个道理,割裂了一般与个别的联系。
(这一点和普遍特殊,个性共性是一个道理,即普遍性(共性、一般)总是寓于特殊性(个性,个别)之中。)
2,割裂了抽象和具体。“白马非马”认为,“白马”是由“白”的概念和“马”的概念组合而成,但是现实中的马总是具体的、历史的,我们不能把颜色从形状中分离出来。
概念是对现实的抽象,抽象要以现实为依据,“白马非马”不考虑现实的具体联系,认为概念的拆分意味着现实的物体也可以拆分,这就割裂了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白马非马”的命题错在何处?
中国古代伟大的逻辑学家公孙龙(约公元前320--250年)提出了一个命题:白马非马。
公孙龙:诸子百家中的名家,一向以诡辩著称。名家的中心论题是所谓“名”(概念)和“实”(存在)的逻辑关系问题,所以名家也称“辩者”“察士”。
据说:公孙龙过关,关吏说:“按照惯例,过关人可以,但是马不行。”公孙龙便说白马不是马,一番论证,说得关吏哑口无言,只好连人代马通通放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白马非马的错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白马非马的错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