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局域网路由新手指南:第2部分
原创Linux局域网路由新手指南:第2部分
在上一部分中,我们介绍了Linux局域网路由的基本概念和配置环境搭建。在本部分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怎样配置静态路由、动态路由以及怎样实现VLAN划分,这些都是构建稳定高效局域网不可或缺的技能。
1. 静态路由配置
静态路由是指手动配置的路由,它需要管理员明确指定数据包到达目标网络所经过的路径。在小型局域网中,静态路由是常用的路由配置方法。
1.1 查看路由表
要查看当前系统的路由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route
这将显示当前系统的路由信息,包括网络接口、目标网络、网关、掩码等信息。
1.2 添加静态路由
要添加一条静态路由,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route add -net 网络地址 netmask 掩码 gw 网关
例如,要添加一条指向192.168.2.0/24网络的静态路由,网关为192.168.1.2,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route add -net 192.168.2.0 netmask 255.255.255.0 gw 192.168.1.2
这样,当有数据包需要发送到192.168.2.0/24网络时,系统会自动选择192.168.1.2作为网关进行转发。
1.3 删除静态路由
要删除一条静态路由,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route del -net 网络地址 netmask 掩码 gw 网关
例如,要删除之前添加的192.168.2.0/24网络的静态路由,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route del -net 192.168.2.0 netmask 255.255.255.0 gw 192.168.1.2
2. 动态路由配置
动态路由是指路由器之间自动交换路由信息,并据此动态更新路由表的路由配置方法。动态路由适用于大型网络,能够自动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
2.1 OSPF动态路由协议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内部网关协议,它能够基于网络拓扑和链路状态计算最短路径。
2.1.1 配置OSPF
要配置OSPF,首先需要定义OSPF进程的ID,然后指定参与OSPF的接口和区域。
$ vi /etc/quagga/zebra.conf
在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
router ospf 1
network 192.168.1.0/24 area 0
network 192.168.2.0/24 area 0
其中,1是OSPF进程的ID,192.168.1.0/24和192.168.2.0/24是参与OSPF的接口所在的网络,area 0即这些网络属于同一个区域。
保存并退出文件后,使用以下命令启动OSPF进程:
$ service zebra start
2.1.2 查看OSPF邻居
要查看OSPF邻居信息,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ospfd -c show neighbor
这将显示与当前路由器搭设OSPF邻居的设备信息。
3. VLAN划分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是一种将物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逻辑局域网的技术,它可以尽或许缩减损耗网络的保险性和可管理性。
3.1 配置VLAN接口
要配置VLAN接口,首先需要创建一个VLAN接口,然后将其绑定到物理接口上。
$ vi /etc/quagga/vlanif.conf
在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
interface vlanif 10
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
encapsulation dot1q 10
其中,10是VLAN ID,192.168.10.1是VLAN接口的IP地址,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