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道面试题谈Linux下fork的运行机制
原创Linux下fork的运行机制
在Linux系统中,进程的创建是程序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fork()`函数是用于创建新进程的常用系统调用。本文将深入探讨Linux下`fork()`的运行机制。
### 一、`fork()`函数简介
`fork()`函数是Linux系统中用于创建新进程的系统调用。当一个进程调用`fork()`函数时,系统会为这个新进程分配资源,并将当前进程的状态复制一份给新进程。新进程与原进程共享某些资源,同时也有一些资源是自立的。
在`fork()`函数执行后,返回值有以下几种情况:
- 如果`fork()`顺利,则返回新进程的进程ID(PID),这个PID是大于0的。
- 如果`fork()`挫败,则返回-1,此时errno会被设置为相应的差错码。
### 二、`fork()`的运行机制
当进程调用`fork()`函数时,系统会进行以下操作:
1. **分配新的进程控制块(PCB)**:系统为新的进程分配一个进程控制块,用于存储进程的各种信息,如进程ID、父进程ID、内存映像、打开的文件描述符等。
2. **复制当前进程的状态**:系统将当前进程的状态(如寄存器值、内存映像、文件描述符等)复制到新的进程控制块中。这个过程称为“进程克隆”。
3. **分配自立的资源**:系统为新进程分配一些自立的资源,如文件描述符、信号处理器、进程组ID等。
4. **设置返回值**:依`fork()`函数的执行因此,设置返回值。如果`fork()`顺利,则返回新进程的PID;如果`fork()`挫败,则返回-1。
5. **启动新进程**:新进程从当前进程的`fork()`调用点起始执行。此时,新进程的寄存器值与原进程相同,但由于是两个自立的进程,它们的寄存器值也许会在后续的执行过程中出现变化。
### 三、`fork()`的父子进程关系
在`fork()`调用后,原进程称为父进程,新进程称为子进程。父子进程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1. **父子进程的PID**:父进程的PID是子进程的父进程ID,子进程的PID是父进程的进程ID。
2. **父子进程的内存映像**:在`fork()`调用之前,父子进程共享相同的内存映像。但是,当子进程执行写操作时,它将创建一个自己的内存映像,而父进程的内存映像不会受到影响。
3. **父子进程的文件描述符**:父子进程共享相同的文件描述符。但是,当子进程关闭一个文件描述符时,父进程仍然可以访问该文件描述符。
4. **父子进程的信号处理器**:父子进程共享相同的信号处理器。但是,当子进程捕获一个信号时,它会覆盖原有的信号处理器。
### 四、`fork()`的优缺点
`fork()`函数在进程创建方面具有以下优缺点:
**优点**:
- 明了易用:`fork()`函数是Linux系统中用于创建新进程的常用方法,具有较好的易用性。
- 资源共享:父子进程可以共享某些资源,如文件描述符、信号处理器等,这有助于节约程序的性能。
**缺点**:
- 资源开销:创建新进程需要分配新的进程控制块和其他资源,这会带来一定的资源开销。
- 进程间通信:父子进程之间需要进行通信,这也许会增长程序的纷乱度。
### 五、实例分析
以下是一个使用`fork()`函数创建新进程的明了实例:
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pid_t pid = fork(); // 创建新进程
if (pid == -1) {
// fork()挫败
perror("fork");
return 1;
} else if (pid == 0) {
// 子进程
printf("Hello from child process! ");
_exit(0); // 子进程退出
} else {
// 父进程
printf("Hello from parent process! PID of child: %d ", pid);
}
return 0;
}
在这个实例中,当父进程调用`fork()`函数时,会创建一个子进程。子进程从`fork()`调用点起始执行,并打印出“Hello from child process!”。父进程则打印出“Hello from parent process! PID of child: 子进程的PID”。
### 六、总结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下`fork()`的运行机制,包括`fork()`函数的简介、运行机制、父子进程关系、优缺点以及实例分析。通过对`fork()`函数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