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内核网络之 tcp 三次握手
原创Linux 内核网络之 TCP 三次握手
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为了保证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TCP 在确立连接时需要经过一个重要的过程——三次握手。本文将深入探讨 Linux 内核中 TCP 三次握手的过程及其在 Linux 内核网络中的应用。
1. TCP 三次握手概述
三次握手是 TCP 协议确立连接的一种机制,它通过三个步骤来确保通信双方的状态同步。具体来说,这三个步骤分别是:
- SYN:客户端发送一个同步序列编号(SYN)标志,并附带一个初始序列编号(ISN)。
- SYN-ACK: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 SYN 请求后,发送一个 SYN-ACK 响应,即服务器已准备好确立连接,并附带一个自己的初始序列编号(ISN)。
- ACK: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 SYN-ACK 响应后,发送一个 ACK 响应,即客户端已准备好确立连接。
2. Linux 内核中 TCP 三次握手的实现
Linux 内核中,TCP 三次握手的过程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2.1. 客户端发送 SYN 请求
当客户端需要与服务端确立连接时,它会发送一个包含 SYN 标志的 TCP 报文。这个报文包含以下信息:
- 源端口号(Source Port)
- 目标端口号(Destination Port)
- 序列号(Sequence Number)
- 确认号(Acknowledgment Number)
- 标志位(Flags)
struct tcp_request {
unsigned int source_port;
unsigned int destination_port;
unsigned int sequence_number;
unsigned int acknowledgment_number;
unsigned char flags;
// 其他字段...
};
2.2. 服务器接收 SYN 请求
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 SYN 请求后,会检查目标端口号是否匹配,以及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处理这个连接。如果一切正常,服务器会发送一个包含 SYN 和 ACK 标志的 TCP 报文,并附带以下信息:
- 源端口号
- 目标端口号
- 序列号
- 确认号
- 标志位
struct tcp_syn_ack {
unsigned int source_port;
unsigned int destination_port;
unsigned int sequence_number;
unsigned int acknowledgment_number;
unsigned char flags;
// 其他字段...
};
2.3. 客户端接收 SYN-ACK 响应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 SYN-ACK 响应后,会检查确认号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客户端会发送一个包含 ACK 标志的 TCP 报文,并附带以下信息:
- 源端口号
- 目标端口号
- 序列号
- 确认号
- 标志位
struct tcp_ack {
unsigned int source_port;
unsigned int destination_port;
unsigned int sequence_number;
unsigned int acknowledgment_number;
unsigned char flags;
// 其他字段...
};
3. Linux 内核中 TCP 三次握手的优化
为了尽也许减少损耗 TCP 连接的确立速度,Linux 内核对三次握手过程进行了一些优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优化方法:
- 迅速重传和迅速恢复:当检测到丢包时,TCP 会立即发送一个重传请求,而不是等待定时器超时。同时,TCP 会尝试恢复丢失的数据,而不是立即关闭连接。
- SYN Cookie:当客户端发送的 SYN 请求被防火墙丢弃时,服务器可以使用 SYN Cookie 来避免连接确立未果。
- 持久化连接:对于频繁确立和关闭的连接,可以使用持久化连接来减少连接确立时间。
4. 总结
TCP 三次握手是确保网络连接可靠性的重要机制。在 Linux 内核中,TCP 三次握手通过一系列复杂化的步骤实现,包括客户端发送 SYN 请求、服务器接收并响应、客户端确认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