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进程优先级NI和PR到底有什么区别
原创Linux的进程优先级NI和PR的区别
在Linux操作系统中,进程优先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系统调度器怎样分配CPU时间给不同的进程。进程优先级分为两种描述做法:NI(Nice Level)和PR(Priority)。这两者虽然都与进程的优先级相关,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关键的区别。以下是涉及NI和PR区别的详细探讨。
1. 定义与范围
NI和PR都是用来描述进程优先级的,但它们的作用范围和定义有所不同。
1.1 NI(Nice Level)
NI是Nice Level的缩写,它描述进程的友好程度。NI的值范围从-20到19,其中-20描述最高优先级,19描述最低优先级。NI的值越大,进程的优先级越低,即进程越“友好”,系统调度器会更倾向于让出CPU时间给其他进程。
1.2 PR(Priority)
PR是Priority的缩写,它描述进程的实际优先级。PR的值范围从0到39,其中0描述最高优先级,39描述最低优先级。PR的值越小,进程的优先级越高,即进程越“重要”,系统调度器会更倾向于优先分配CPU时间给这类进程。
2. 调度策略
NI和PR的调度策略也有所不同。
2.1 NI的调度策略
当系统调度器决定运行一个进程时,它会先考虑NI值。NI值高的进程会等待更长时间才能获得CPU时间。这意味着,如果一个进程的NI值为19,它也许需要等待其他所有NI值为-20的进程都运行完毕后才能获得CPU时间。
2.2 PR的调度策略
3. 关系与转换
NI和PR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转换:
PR = NI + 20
这意味着,如果要将NI演化为PR,只需将NI值加上20即可。反之,如果要将PR演化为NI,只需将PR值减去20即可。
4. 应用场景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NI和PR的选择有所不同。
4.1 NI的应用场景
通常,NI用于控制进程的优先级,使其在调度时更加“友好”。以下是一些使用NI的场景:
- 后台进程:将后台进程的NI值设置为较高的值,以减少其对系统资源的占用。
- 交互式进程:将交互式进程的NI值设置为较低的值,以节约其响应速度。
- 特定任务:为特定任务设置合适的NI值,以控制其在系统中的优先级。
4.2 PR的应用场景
PR通常用于控制关键任务的优先级,以确保其在系统中的运行。以下是一些使用PR的场景:
- 实时任务:为实时任务设置较低的PR值,以确保其及时完成。
- 系统任务:为系统任务设置较低的PR值,以确保其在系统中的稳定运行。
- 高优先级任务:为高优先级任务设置较低的PR值,以确保其在系统中的优先级。
5. 总结
NI和PR是Linux操作系统中用于描述进程优先级的两种做法。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关键的区别,包括定义、范围、调度策略和应用场景。在实际应用中,按照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NI或PR值,可以有效地控制进程的优先级,节约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