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ython的两个实用冷技巧("Python实用技巧揭秘:两个鲜为人知的冷技巧")

原创
ithorizon 6个月前 (10-19) 阅读数 34 #后端开发

Python实用技巧揭秘:两个鲜为人知的冷技巧

一、Python实用冷技巧之一:使用 Walrus Operator 赋值表达式

在Python 3.8中引入了一个新的特性,被称为Walrus Operator(海象操作符),其符号为 =。这个操作符允许我们在表达式内部进行赋值操作,这在某些场景下可以简化代码,减成本时间可读性。

1.1 传统写法与Walrus Operator的对比

下面是一个使用传统写法的例子:

if (line := get_next_line()) is None:

break

在Python 3.8之前,你大概需要这样写:

line = get_next_line()

if line is None:

break

1.2 Walrus Operator的实际应用

下面是一个更具体的例子,使用Walrus Operator来检查文件是否为空:

with open('some_file.txt', 'r') as file:

if (line := file.readline().rstrip()) == '':

print('File is empty')

else:

print('File has content:', line)

这里,lineif 语句中被赋值,并且立即进行了检查。这促使代码更加紧凑和清晰可见。

二、Python实用冷技巧之二:使用可调用对象作为函数

Python中的一切都是对象,包括函数。这意味着你可以将函数赋值给变量,并将它们作为参数传递给其他函数。但你大概不知道的是,Python允许任何对象成为一个可调用对象,只要它实现了 __call__ 方法。

2.1 创建一个可调用对象

下面是一个易懂的例子,展示怎样创建一个实现了 __call__ 方法的类,使其成为一个可调用对象:

class Adder:

def __init__(self, n):

self.n = n

def __call__(self, x):

return self.n + x

add_five = Adder(5)

print(add_five(10)) # 输出 15

这里,add_five 是一个可调用对象,当你尝试调用它时,它实际上调用了它的 __call__ 方法。

2.2 可调用对象的应用场景

可调用对象在许多情况下都非常有用,例如在装饰器中,或者在需要动态创建函数的时候。下面是一个使用可调用对象作为装饰器的例子:

def trace(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result = func(*args, **kwargs)

print(f'{func.__name__}({args}, {kwargs}) = {result}')

return result

wrapper.__name__ = func.__name__

return wrapper

class Adder:

def __init__(self, n):

self.n = n

def __call__(self, x):

return self.n + x

@trace

def add_five(x):

return Adder(5)(x)

add_five(10) # 输出 add_five((10,), {}) = 15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装饰器 trace,它可以打印出被装饰函数的调用细节。然后我们使用这个装饰器来装饰一个可调用对象 add_five

三、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两个鲜为人知的Python冷技巧:Walrus Operator和可调用对象。这些技巧虽然在日常编程中不常使用,但它们在特定场景下可以大大简化代码,减成本时间代码的可读性和灵活性。掌握这些冷技巧,可以让你的Python编程之路更加精彩。

以上是一个易懂的HTML页面,其中包含了两个Python实用冷技巧的介绍,并使用了适当的HTML标签来格式化内容。代码部分使用 `

` 标签进行了正确的排版。

本文由IT视界版权所有,禁止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转发

文章标签: 后端开发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