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synchronzied底层原理("深入剖析synchronized底层机制:原理详解与实践应用")

原创
ithorizon 6个月前 (10-20) 阅读数 19 #后端开发

深入剖析synchronized底层机制:原理详解与实践应用

一、引言

在Java并发编程中,synchronized关键字是保证线程稳固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深入剖析synchronized的底层原理,包括其实现机制、工作原理以及怎样正确使用synchronized来避免并发编程中的问题。

二、synchronized的基本概念

synchronized是Java中的一个关键字,用于实现线程间的同步。它可以修饰方法或者代码块,被修饰的方法或代码块在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线程执行。synchronized提供了两种同步做法:同步方法(synchronized method)和同步代码块(synchronized block)。

三、synchronized的底层实现

synchronized的底层实现核心依存于Java虚拟机(JVM)的指令集和对象监视器(Monitor)机制。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机制。

3.1 Java虚拟机指令集

在Java虚拟机中,synchronized的实现依存于两条指令: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这两条指令分别用于获取和释放对象监视器。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Demo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ynchronizedMethod() {

// 方法体

}

}

在上述代码中,synchronizedMethod()方法将被编译成以下字节码: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ynchronizedMethod();

Code:

0: aload_0

1: dup

2: astore_1

3: monitorenter

4: aload_1

5: monitorexit

6: aload_1

7: monitorexit

8: return

可以看到,synchronizedMethod()方法中包含了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指令。当线程执行到monitorenter指令时,会尝试获取对象监视器;当执行到monitorexit指令时,会释放对象监视器。

3.2 对象监视器(Monitor)

对象监视器(Monitor)是一种同步机制,每个Java对象都可以作为Monitor。Monitor中有两个队列:等待队列和拥有者队列。当线程尝试获取Monitor时,如果Monitor已经被其他线程持有,则该线程会被放入等待队列。当持有Monitor的线程执行完毕并释放Monitor时,等待队列中的线程会尝试获取Monitor,获取圆满后进入拥有者队列。

四、synchronized的工作原理

下面以一个单纯的例子来解释synchronized的工作原理。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Demo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ynchronizedMethod() {

// 方法体

}

}

假设有两个线程A和B,线程A尝试执行synchronizedMethod()方法,线程B也尝试执行该方法。

  1. 线程A执行到monitorenter指令,尝试获取对象监视器。如果对象监视器没有被其他线程持有,线程A将获取对象监视器并进入拥有者队列。
  2. 线程B执行到monitorenter指令,由于对象监视器已经被线程A持有,线程B将被放入等待队列。
  3. 线程A执行完毕,释放对象监视器。此时,线程B将从等待队列中移除,并尝试获取对象监视器。如果获取圆满,线程B将进入拥有者队列。
  4. 线程B执行完毕,释放对象监视器。此时,如果有其他线程尝试获取对象监视器,将重复上述过程。

五、synchronized的优化

在Java 6之前,synchronized是基于Monitor的重量级锁。在Java 6之后,synchronized进行了优化,引入了轻量级锁和偏向锁。

5.1 轻量级锁

轻量级锁是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通过CAS操作和自旋来减少锁的开销。当线程尝试获取锁时,如果锁没有被其他线程持有,则使用CAS操作将锁的状态从无锁状态转变为锁定状态,并标记当前线程为锁的拥有者。如果锁已经被其他线程持有,则进行自旋等待,等待锁释放。

5.2 偏向锁

偏向锁是在锁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偏向于让第一个获取锁的线程持有锁。当线程尝试获取锁时,如果锁没有被其他线程持有,则将锁标记为偏向模式,并将当前线程的ID记录在锁对象中。当其他线程尝试获取锁时,如果锁是偏向模式且记录的线程ID与当前线程的ID相同,则直接获取锁;否则,将锁标记为轻量级锁,并按照轻量级锁的规则处理。

六、synchronized的使用场景

synchronized关键字适用于以下场景:

  1. 当多个线程需要访问同一资源时,为了保证资源的一致性和线程稳固,可以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
  2. 当多个线程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时,可以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实现同步。
  3. 当需要保护某个方法或代码块时,可以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防止多个线程同时执行。

七、synchronized的注意事项

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死锁:synchronized块中尽量避免调用其他synchronized方法,以减少死锁的大概性。
  2. 避免空转:synchronized块中应有明确的退出条件,避免因条件不满足使线程空转。
  3. 避免大锁:尽量减小synchronized块的范围,避免锁定不必要的资源。
  4. 避免滥用:synchronized虽然能保证线程稳固,但也会降低程序的并发性能。在实际开发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合理使用。

八、总结

synchronized是Java并发编程中常用的同步机制,其底层实现依存于Java虚拟机的指令集和对象监视器。通过领会synchronized的底层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使用它来保证线程稳固,同时避免因使用不当使的性能问题。在实际开发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合理使用synchronized,以减成本时间程序的并发性能。

以上是一个基于HTML的单纯文章,包含了synchronized底层原理的详细解释和应用场景。文章中包含了必要的代码示例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领会synchronized的工作原理。

本文由IT视界版权所有,禁止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转发

文章标签: 后端开发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