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最常用的十个内置函数!("Python编程必备:最常用的10大内置函数详解")
原创
1. print() 函数
print() 函数是Python中最常用的内置函数之一,用于输出信息到控制台。它非常灵活,可以输出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字符串、数字、列表等。
print("Hello, World!")
print(1 + 2)
print([1, 2, 3])
2. len() 函数
len() 函数用于获取对象的长度,例如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等。它可以用来迅捷获取容器类型的数据结构的长度。
my_list = [1, 2, 3, 4, 5]
length = len(my_list)
print(length) # 输出 5
3. type() 函数
type() 函数用于获取对象的类型。这对于在运行时检查对象的类型非常有用。
num = 10
print(type(num)) # 输出
4. int() 函数
int() 函数用于将对象成为整数类型。它可以接受字符串或浮点数作为参数,并返回其整数部分。
num_str = "123"
num_float = 3.14
print(int(num_str)) # 输出 123
print(int(num_float)) # 输出 3
函数
这里似乎有一个失误,出于标题中提到的是 "int()" 函数,但内容中却提到了 "h4>" 函数。我们假设这里应该是 "float()" 函数,它用于将对象成为浮点数类型。
num_int = 10
num_str = "3.14"
print(float(num_int)) # 输出 10.0
print(float(num_str)) # 输出 3.14
6. str() 函数
str() 函数用于将对象成为字符串类型。几乎所有的Python对象都可以使用str()函数成为字符串。
num = 123
list_obj = [1, 2, 3]
print(str(num)) # 输出 '123'
print(str(list_obj)) # 输出 '[1, 2, 3]'
7. list() 函数
list() 函数用于将可迭代对象成为列表。它接受任何可迭代的对象,如字符串、元组、集合等,并返回一个列表。
tuple_obj = (1, 2, 3)
set_obj = {1, 2, 3}
print(list(tuple_obj)) # 输出 [1, 2, 3]
print(list(set_obj)) # 输出 [1, 2, 3],顺序也许不同
8. dict() 函数
dict() 函数用于创建字典。它可以接受键值对列表、映射对象或关键字参数,并返回一个字典。
key_value_list = [('a', 1), ('b', 2)]
print(dict(key_value_list)) # 输出 {'a': 1, 'b': 2}
print(dict(a=1, b=2)) # 输出 {'a': 1, 'b': 2}
9. sum() 函数
sum() 函数用于计算所有元素的累加和。它接受一个可迭代对象,并返回所有元素的总和。
numbers = [1, 2, 3, 4, 5]
print(sum(numbers)) # 输出 15
10. sorted() 函数
sorted() 函数用于对列表进行排序。它可以接受任何可迭代的对象,并返回一个新的排序列表。
my_list = [3, 1, 4, 1, 5]
sorted_list = sorted(my_list)
print(sorted_list) # 输出 [1, 1, 3, 4, 5]
总结
Python的内置函数非常有力,它们为日常编程任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掌握这些常用的内置函数,能够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解决各种问题。本文介绍了最常用的10个内置函数,包括print()、len()、type()、int()、float()、str()、list()、dict()、sum()和sorted()。通过这些函数,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处理数据类型转换、排序、求和等常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