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技术详解:路由策略和策略路由的区别是什么?
原创策略路由用于控制网络流量的可达性。
路由策略
通过修改路由条目(即对接收和发布的路由进行过滤)来控制流量的可达性。
策略路由
直接通过依据用户指定的策略进行转发,且该策略优先于路由表转发,策略路由的查找优先级比路由表高,当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并进行转发时,会优先根据策略路由的规则进行匹配,如果能匹配上,则根据策略路由进行转发,否则按照路由表中的路由条目进行转发。其中策略路由不改变路由表中的任何内容,它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规则来影响数据报文的转发。策略路由优先于路由表。
策略路由的分类
1、本地策略路由
对本设备发送的报文实现策略路由,比如本机发出的ICMP、BGP等协议报文,当用户需要实现不同源地址的报文或不同长度的报文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发送时,可以配置本地策略路由。
常用 Policy-Based-Route工具来实现。[] ip local policy-based-route [name]
2、接口策略路由
对流经本设备的转发流量生效,对本机主动发出的报文不生效,当用户需要将收到的某些报文通过特定的下一跳地址进行转发时,需要配置接口策略路由,匹配的报文通过特定的下一跳出口进行转发,不匹配的报文则根据路由表转发,接口策略路由多应用于负载分担和安全监控。
只对入接口方向生效。
常用 Traffic-policy 工具来实现
3、智能策略路由
基于链路质量信息为业务数据流选择最优链路,当用户需要为不同业务选择不同质量的链路时,可以配置智能策略路由。
路由策略与策略路由的区别
路由策略 | 策略路由 |
基于控制平面,会影响路由表项 | 基于转发平面,不影响路由表项,且设备收到报文后,会先查找策略路由进行匹配转发,如果匹配失败,则再查找路由表进行转发 |
只能基于目的地址进行策略定制 | 可基于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报文大小等进行策略定制 |
与路由协议结合使用 | 需手工逐跳配置,以保证报文按策略进行转发 |
常用命令: Route-Policy Fillter-Policy 修改cost、优先级 | 常用命令: Traffic-policy Traffic-Filter Policy-based-route |
策略路由配置步骤
1、分类 2、动作 3、策略下关联分类与动作 4、接口下调用策略
接口策略路由配置示例:
需求:
# R1-接口策略路由-命令示例
# 财务走12.1.1.1
# 工程走13.1.1.1
acl 2012 rule permit source 1.1.1.2 0 acl 2013 rule permit source 1.1.1.3 0
traffic classifier caiwu #分类名称 if-match acl 2012 traffic classifier gongcheng #分类名称 if-match acl 2013
traffic behavior be_caiwu #动作名称 redirect ip-nexthop 12.1.1.2 traffic behavior be_gongcheng #动作名称 redirect ip-nexthop 13.1.1.3
traffic policy celue_name #策略名称 classifier caiwu behavior be_caiwu classifier gongcheng behavior be_gongcheng
int g0/0/2 traffic-policy celue_name inbound
配置命令
[ospf] Filter-policy #路由过滤,ospf下执行 [] dis traffic-policy applied-record #检查策略应用信息